>>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万家团圆时 喜过“生态年”
2019-02-15 07:40:15   
2019-02-15 07:40:15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如今“低碳”“绿色”“环保”“节俭”过春节,犹如一股“清流”,为广大百姓所接受所推崇。春节团圆餐桌更爱“绿”,年节送礼兴“环保”,禁放禁燃烟花爆竹后,年味有了新表达……衣食住行娱游购,百姓身边的各个方面,渗透着新体验、新风尚,年俗传承与时俱进,万家团圆的年味儿更浓了。

团圆餐桌更爱“绿”

  “我们家今年过了一个清淡而健康的‘绿色’春节,从年夜饭到招待亲友,都是以绿色健康食品为主,高蛋白、低脂肪,不油腻,过年让肠胃和心情一起变舒坦。”不惑之年的银川市民刘敏对记者说。

  过年是中国人的一个情结,家人团聚,辞旧迎新,其中享受美食是过年永恒的主题。

  刘敏告诉记者,以前家里过年总要准备各种硬菜:肘子、红烧鱼、梅菜扣肉、辣爆羊羔肉……在她的印象中,每到腊月二十六,妈妈就开始忙着炖肉、炸鱼、剁饺子馅。尤其是大年里亲戚来拜年,一大早起来就得在厨房忙活,蒸煮炒炸一样不能少,到中午才能张罗出一桌菜。吃完了洗洗涮涮还得收拾上好一阵子:“其实张罗那么一大桌菜,最受欢迎、最先光盘的还是素菜类。那些大碗的鸡鸭鱼肉总是要剩下许多,反复地热着吃,直到最后被倒进垃圾桶。”

  刘敏感觉,过年期间每天睁开眼就是吃肉,而且从初一到十五,好像天天都在吃剩菜。“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平时每天吃得都像过年,根本没必要在春节假期里天天用大鱼大肉来填塞肚子。”刘敏说。

  今年春节,掌握了餐桌“大权”的刘敏一改老传统,不仅在菜式上通过学习改进了营养搭配,材料选购上也处处本着绿色、健康的原则:“螃蟹、鲈鱼、大虾都是鲜活的,蔬菜几乎都买无公害的,鸡是近郊的散养鸡,贵是贵了点,但家里人都夸今年饭菜吃得顺口,几乎没有剩菜。吃东西贵在于精细不在多,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她表示,现在不管是出去吃还是在家做饭,他们家都是点到即止,尽量不留剩菜,既省钱,也省心。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吃得绿色健康。今年春节,银川百姓偏爱大鱼大肉的少了,很多市民在过年的食谱中添加了“绿色”成分。有机食品、绿色蔬菜、精品水果、精致零食等成为市民首选,无公害、有机、进口的食品销售比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春节“黄金周”期间,据银川市商务局对8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监测数据显示,食品类商品实现销售额8116.22万元,占节日期间商品销售总额的41.32%。其中,鲜果类实现销售额950.23万元,同比增长14.96%;鲜菜类实现销售额703.25万元,同比增长7.33%,均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对饮食方面更注重养生。(记者  张  瑛)

旧衣翻新也很“潮”

  2月14日,银川市兴庆区新华东街,在红灯笼、红对联、红彩旗营造的春节喜庆气氛中,走进街边一个不起眼的改衣店,店主赵婷正麻利地将一条旧牛仔裤剪掉一截裤边,几分钟后,一条新款7分裤诞生了。店里一侧的衣服架上陈列着改好的衣服,其中还有昂贵的羊绒大衣。赵婷说:“春节放假上班后,正好又到了衣服换季季节,一些人把压箱底的旧衣服,甚至还有春节才穿了几天的新衣服,都送到店里来,换个尺码,加些流行元素,衣服又重新焕发光彩。”

  赵婷是个30岁的辣妈,有个5岁的女儿。两年前,做为全职妈妈的赵婷把孩子领到3岁,她想出来做事。由于她闲暇喜欢用珠子、亮片、刺绣等装点自己的衣服,她的朋友鼓励她:“你平时就喜欢鼓捣衣服,不如在小区门口开个改衣店。”

  说干就干,她的改衣店开张了。大衣改小、修修拉链、改改裤脚;穿不了的旧牛仔裤,裁裁剪剪,瞬间化身牛仔拎包;一件白衬衣改改袖子,加个娃娃领,新潮十足;一些时髦女士穿一两身的新衣服,再添加亮晶晶的片衣,时尚感飙升……就这样,新衣改版、旧衣翻新的生意红红火火做起来了。

  说话间,家住云和家园的崔女士走进来,要求把两件衣服改小送给女儿穿。她说,这是她年轻时穿过的衣服,一件1000多元,扔了不穿挺可惜的,不如花点小钱改一下,省钱又新潮。

  这个小小的改衣店,不但引导人们崇尚勤俭节约,而且倡导绿色生态穿衣,赵婷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记者  时明霞)

“绿色标准打动我”

  春节期间,泾源居民于志刚走亲访友的时候,总要留意亲朋好友的房间装修,心里盘算着自己的新房子要如何收拾。

  “看,这个小区环境多好,那儿就是我的房子,三居室、顶层,亮堂!年底就交工了……”大年初五,于志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带着好朋友来到宁夏民生·荷花新城远远地打量着自己未来的居所。

  今年已是不惑之年的于志刚,一家四口,居住在泾源县城北边的一个老居民小区里。“房子面积不大,两居室,80平方米左右。一儿一女慢慢长大了,我一直想换一套房子,但转了泾源的好多楼盘,都没找到特别合心意的房子。”于志刚对记者说,到银川的时候,看到一些小区环境优美,四季有景,房子质量好,节能环保,楼间距大,采光条件好,他就想买一套这样高品质的房子。

  “去年5月,我听说宁夏民生房地产公司落地泾源县,要开发建设一个楼盘,就开始关注了。”于志刚说,去年7月,民生·荷花新城的售楼部刚建好,他是第一批到售楼部打听情况的客户。

  “于先生先后多次到访售楼部,在我们的介绍下,他详细了解了楼盘的情况,决定购买一套119平方米的房子。去年7月15日,荷花新城开始认筹,于先生早早就来到了活动现场排号。”民生·荷花新城的置业顾问小丁介绍。

  “我当天是前十位来排号的购房者。”于志刚高兴地说,由于排号靠前,很幸运地选到了自己心仪的房源,是荷花新城南侧、靠近景观水道的顶层三居室,位置、户型、价格都十分满意。

  “我唯一的一个小疑虑,就是顶层会不会漏水。这在泾源县以前开发建设的楼盘里,可是一个大问题。”带着这个“疑虑”,于志刚咨询了好多朋友,其中内行人告诉他,宁夏民生是区内的知名房企,顶层防水防潮肯定没问题,劝他打消疑虑。

  “去年10月底,荷花新城的样板间开放,我受邀参观样板间,看完工法样板间后,房子都达到了绿色建筑标准,节能环保,防水防潮确实做得很用心,顶层肯定不会漏水,我彻底放心了。”于志刚说,小区的周边配有学校、医院、商店,而且小区的景观展示、交付标准展示等,都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我听银川的朋友说民生物业服务特好,荷花新城肯定会成为泾源首屈一指的高品质小区,我终于买到了一套合心意的房子,现在就盼望着赶紧收房呢。”(记者  郑  峥)

新年礼物兴“低碳”

  2月14日,家住银川市金凤区清馨苑的王慧,一大早起床把春节期间收集的包装纸盒和废旧饮料瓶卖给废品回收站。“今年的废品才卖了不到10元钱,比起几年前真是少多了!”王慧笑着说。

  装红酒的木盒、装水果的藤条筐、装膨化食品的塑料包装袋……几年前,春节过完,王慧都会为需要处理的各种礼品包装而头疼。“许多包装盒弃之可惜,留之无用,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过去生怕年货档次不够高、数量不够丰富。”王慧笑着比划说,之前采购年货水果一箱一箱搬回家、肉几十斤买回家。送家人的礼物也是挑包装精美、大气的买。

  今年,她的年货单很“绿色”。送给父母的礼物是一趟出国游,送兄弟姐妹的礼物是健身卡,年夜饭更注重绿色食品的选材,量力而行。亲戚朋友送来的礼物也拒绝过度包装。

  与王慧一样,今年不少银川市民购物上,更倾向绿色、实用。在一家健身房工作的小刘平时很喜欢户外运动,今年春节他收到的一份礼物是一个太阳能电脑包。“我姐姐说她可是费尽了心思才选择了这个礼物。”小刘说,姐姐觉得像往年一样直接送红包太俗气了,而小刘平时生活中也不缺什么东西,最后投其所好选中了这个带太阳能充电功能的电脑包。“她说现在都讲究低碳,这个礼物很‘潮’。”(记者  赵  磊)

不放烟花去滑雪

  “往年都是凌晨起床开始打扫,就这样,早上8时多还扫不完。甚至一些刚刚清扫过的地方还要不间断重复清扫。今年初一早上,我6时多就扫完了片区,还来得及赶回家包饺子吃。”银川市金凤区环卫工人王淑萍开心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从事环卫工作已经10多年的“城市美容师”,王淑萍的工作量见证着禁放禁燃烟花爆竹带来的“福利”。她说:“以前清扫的烟花爆竹燃放的纸屑要装两大垃圾桶,现在一个小塑料袋就行了。这个禁止燃放的制度挺好的,空气好了,环境好了,年也更有味道了。”

  和王淑萍一样,对于张楠一家人来说,禁放禁燃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这个春节的与众不同。

  今年38岁的银川市民张楠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因为平时工作忙,他很少有机会能够连续几天完整地陪着家人。今年春节前夕,在“禁放禁燃令”一出来,他就开始策划带家人过一个不一样的年了。“今年春节,我们一大家子人早早就商量好了,除了大年三十晚上在家吃团圆饭后,从初一早上开始,每天都制订了不同的游玩项目。比如初一,一家人就去了滑雪场。”特别是小孩子,相比而言,放鞭炮和玩雪,可能玩雪更有吸引力。“现在的滑雪场都有儿童滑雪专区,雪圈、雪地摩托等等,不光是孩子喜欢,连我这个大人都忍不住想重温一下童年乐趣了。”张楠说,不论形式,家人团聚,热热闹闹,只要能过出年节的气氛就挺好,何况这是一项时尚体育运动,一家人能过上这样的一个春节,也是一次非常不错的体验。“以后每年春节,我们都要早做计划,争取每年不重样,年年有精彩。”(记者  李云华)

快递包装循环用

<p>  2月14日,顺丰速运所属营业点福通速运快递小哥正将回收来的包装箱进行整理,便于重新利用。从顾客手中回收包装箱已成为快递小哥的自觉行动。     本报记者 马越 摄</p>

  2月14日,顺丰速运所属营业点福通速运快递小哥正将回收来的包装箱进行整理,便于重新利用。从顾客手中回收包装箱已成为快递小哥的自觉行动。记者 马越 摄

  在顺丰速运(宁夏)有限公司,快递小哥不仅要按约定及时、安全将快递包裹送到消费者手中,他们还有一项工作——主动询问客户快递包装使用与否,为此企业还制定了“沟通口径”。

  2018年,顺丰速运(宁夏)有限公司合计收派快递1600万件,全年包装物料成本为800万元,其中纸箱、泡沫箱、填充泡沫板、气泡膜等投入约为420万元。

  “曾经使用过的包装物,在我们这里现在越来越吃香。”顺丰速运(宁夏)有限公司物资组负责人马宁对此深有感触。马宁说,近几年企业对回收曾经使用过的包装物越来越重视,要求全区所属94个营业网点尽量将可重复利用的包装材料回收,并为此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与各营业网点及个人利益挂钩。

  “过去,用过的包装物我们不太在意,现在实在不能再利用的我们才当废品卖,总之一点都不能浪费,即环保又节约了资源。”顺丰速运所属的福通速运营业点负责人张印说。

  有家企业包装物为300个木质托盘,顺丰速运公司有偿将其回收加以再利用。另一家企业准备将十几箱大件精密仪器包装填充物废弃,顺丰速运公司当天迅速派员工与这家企业沟通,企业不仅将包装物赠送给他们,而且答应日后的快件包材只要不用都留给顺丰。顺丰速运公司将这两个成功案例制作成手机App在企业内部推广。今年年初至今,顺丰速运公司已经回收近100包填充物,同等气泡膜每月可减少使用数量40卷。(记者  鲁延宏)

“人与自然”更亲近

<p>  宁夏地质博物馆讲解员为学生讲解。</p>

宁夏地质博物馆讲解员为学生讲解。

  这个春节,对王婧一家来说,是真正放松下来了,感受到了“寓教于乐”的惬意。

  “以前过节不是天天到处吃饭,就是自驾外出,累得够呛,今年我们换了一种绿色休闲方式——逛地质博物馆,通过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亲身体验科学的奥秘,感受‘人与自然’。”2月13日,银川市民王婧说。

  “在主题展厅,我们深入了解到宏观地球构造、生命发展简史、地质环境风貌、地质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内容,看到了独具特色的宁夏的‘横截面’,从地质学角度解读了银川这座城市。涵盖普通地学、古生物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的数万件地质标本,是女儿的最爱。”王婧的丈夫刘子鸣说, 以前他对博物馆功能的认识局限在收藏、研究、教育上,没有认识到博物馆的休闲功能,今年春节感受到了绿色休闲的乐趣。

  宁夏地质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韩加银说,在“休闲时代”来临的今天,博物馆肩负起引导公众合理利用闲暇时间以促进个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任,宁夏地质博物馆着眼于构筑一种健康有益的新型休闲生活方式,使博物馆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公共文化休闲空间,让老百姓在闲暇时获得心灵滋养,满足求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宁夏地质博物馆每年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学科普教育活动,致力于将地质博物馆打造成为我区重要的地学科普教育基地,为社会公众普及地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春节期间,不少市民到此,享受绿色生态休闲生活。

  宁夏地质博物馆还热情接待了来自同心县、海原县的45名贫困儿童和7名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义务讲解。孩子们参观了展厅,体验地震平台,欣赏精美的岩矿标本,了解生命的起源,孩子们边听边看,不时发出“大自然真奇妙”“原来这就是化石”等感叹,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记者  张慈丽  文/图)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李金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